1. Ozon推出新品推广激励计划 每周一向卖家赠送广告积分
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正式启动新品推广激励计划。自11月10日起,平台将于每周一向卖家发放广告积分,这些积分将用于自动开启商品推广活动。该计划面向几乎所有商品品类,对所有俄罗斯境内卖家开放,参与商品需采用Ozon物流服务(FBO模式),并通过“按点击付费”广告工具进行推广。
卖家将在个人账户中及时接收活动创建通知、状态更新及奖励周期结束提醒。如果卖家未对推广活动进行修改,系统将在积分使用完毕后自动暂停该活动。9月份开展的试点项目数据显示,参与该计划的卖家中有50%在推广启动后短短几天内就通过新品获得了订单,新品首单成交速度较往常提升了7倍。
2. 俄罗斯电商巨头Ozon宣布启动规模达250亿卢布的公司股票回购计划,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9亿卢布
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已向Ozon旗下银行授予专业证券市场参与者许可,准许其以证券交易商身份开展业务。今年10月,央行已将Ozon Capital——该集团整合金融服务的主要平台——列入投资顾问官方名录,为拓展金融科技业务奠定基础。公司预计其投资服务板块将在2026年实现盈利。
Ozon Capital于2025年7月底注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目前正在申请基金管理牌照,未来计划管理多类基金产品。到2026年,该金融科技板块还计划取得经纪业务与存款业务资质。Ozon Capital现已聚合银行服务、信贷、租赁及投资等多元金融业务。
3. Ozon银行获准开展证券交易 集团金融科技布局再进一步
俄罗斯央行正式授予Ozon银行专业证券市场参与者资质,标志着这家电商巨头旗下的金融机构获准开展证券交易商业务。此次许可的颁发是Ozon集团金融科技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今年10月,俄罗斯央行已将Ozon Capital纳入统一投资顾问名录,该平台整合了集团旗下大部分金融服务。按照公司规划,其投资业务预计在2026年步入盈利阶段。
在业务拓展方面,Ozon Capital于2025年7月底完成了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程序,目前正在积极申请基金管理许可证。获得许可后,公司将可管理包括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和非国家养老基金在内的多种基金产品。此外,集团还计划在2026年前取得经纪业务和存款业务相关牌照,进一步完善其金融科技服务版图。目前,Ozon Capital已整合了银行、信贷、租赁和投资等多元化金融服务。

4. Wildberries升级企业服务 推出强化版B2B采购平台
Wildberries与Russ的合资企业РВБ宣布,面向所有使用”Wildberries商业版”的俄罗斯企业及个体商户,推出功能全面升级的B2B数字采购平台。该平台新增实时比价服务,并提供涵盖近80个商品类别的完整目录,包含办公用品、专业设备、餐饮物料、美容产品及汽车配件等数百万种商品,并按行业应用场景划分为”餐饮酒店”、”医疗清洁”、”汽修教育”等专门区域。
平台还特别为电商卖家和自提点运营商开设专属采购通道,支持通过企业账户购置办公设备及商业家具等开业所需物资。Wildberries商业版负责人迪娜·比利亚洛娃表示,新界面上线后采购效率显著提升,近三个月企业客户数量增幅超过120%。此外,企业用户还可专享批发价格、增值税返还以及长达十天的价格锁定等多项权益。
5. Wildberries推出免费AI图像识别工具 检测精准度达95%
电商平台Wildberries最新发布一款免费深度伪造检测工具,专门用于识别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内容。该工具现阶段开放测试,所有用户均可免费使用,能够在数秒内完成图像分析,识别准确率达到95%。平台表示,这一工具不仅适用于商品图片与用户评论的真实性核验,后续还将拓展至音频、视频及文本内容的鉴别领域。
Wildberries信任与安全负责人伊戈尔·索莫夫表示,在真实与虚拟内容边界日渐交融的背景下,该工具有助于用户辨别信息真伪。另据Axios媒体报道,美国SEO服务商Graphite于2024年11月统计数据显示,网络环境中AI生成文章数量首次超越人类创作内容,目前二者规模已基本相当。
6. Wildberries试点无人机配送服务 圣彼得堡实现首次无人化投递
Wildberries近日启动无人机配送测试,首次在圣彼得堡的物流中心与自提点之间成功完成无人配送任务。这项试点项目获得了圣彼得堡交通委员会的官方支持,采用经过认证的俄罗斯本土无人机系统,测试航线设置了多个指定降落点位。
目前,Wildberries平台每日处理的订单量超过2000万件。为提升物流效率,公司正持续扩展实体配送网络,并积极试点新型配送技术。数据显示,平台超过90%的订单通过自提点完成交付,这些服务网点已覆盖8个国家,其中大部分由当地创业者以特许经营模式运营。
在仓储运营方面,Wildberries已引入自动化地面运输车及机器人系统以加速订单处理流程,同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商品搜索、产品上架等关键环节。
7. 俄罗斯有线耳机销售大幅增长 年轻群体引领消费潮流
根据俄罗斯电信运营商MTS的最新销售报告,有线耳机市场需求呈现显著上升态势。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实现65%的环比增长,较第一季度增幅达33%。年轻消费者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推动力,18-24岁年龄段消费者贡献了总销售额的38%,25-30岁用户则占24%。
市场观察指出,年轻一代选择有线耳机不仅因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和便捷的使用体验,也将这种设备视为对千禧年代美学风格的时尚回归。这类产品无需充电、兼容性广泛且连接稳定无延迟的特点备受青睐。有线耳机常被用作办公、旅行或游戏场景的备用音频设备,当前市场中的产品线已全面升级,即使是入门级型号也普遍配备了增强型降噪功能、改进的麦克风以及更耐用的材质。
在该季度中,有线耳机品类占MTS耳机总销量的17%,平均售价为644卢布。最畅销机型包括JBL T110(占比26%)、TFN MC520(24%)以及苹果EarPods系列(合计23%)。销量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莫斯科(20%)、圣彼得堡(10%)、克拉斯诺达尔(6%)、乌法(6%)和叶卡捷琳堡(3%)。

8. 税务新规:已注销公司面临税务追溯 数据差异过大将重启登记
近期,有卖家接到税务机关通知,因其已注销公司在互联网平台上报的2025年第三季度收入比税务申报收入高出逾100万元,被要求于11月11日前重新办理税务登记(若营业执照已注销也需同步恢复)。如未按时处理,税务机关将强制恢复其登记状态并移交稽查部门。这表明,即使公司已完成注销程序,若平台数据与税务申报存在显著差异,仍需完成补税后才能实现最终注销。
目前,税务部门正依托互联网平台数据进行精准比对,加大对历史税务问题的核查力度。缺乏合理财税规划、长期”零申报”或购买营业执照后未开通税务登记的店铺面临较高风险。近期部分行业头部企业也出现了自查补税的情况。跨境卖家应进一步提升税务合规意识,确保收入如实申报,避免因数据不符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9. 俄罗斯促销季网购趋势:千禧一代主导 理性选择与本土偏好并进
俄罗斯消费者在大型促销季前更倾向于选择电商平台。Ozon最新调研表明,80%的受访者表示将在促销期间通过线上渠道购物。其中26-35岁的千禧一代消费意愿最为强烈,61%的该年龄段消费者认为某些特定商品只能通过电商平台获取。18-25岁的年轻消费者则展现出更为理性的消费行为模式:他们会提前制定预算、创建购物清单并实时关注促销信息。
调研还发现,消费者对商品原产地的关注度显著提升,70%的购物者会优先考虑俄罗斯本土产品,这一倾向在56岁以上人群(75%)和小城镇居民(73%)中尤为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和南部地区的居民对商品产地的核查最为频繁(67%-68%)。
值得关注的是,小城镇消费者呈现出独特的购物特征:他们对促销热潮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冲动消费行为较少,但实际购买意愿(31%)与全国平均水平(30%)基本持平,展现出务实理性的消费特点。
10. 俄罗斯安眠药物需求大幅上升 数字时代催生普遍睡眠问题
俄罗斯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失眠现象的广泛蔓延导致安眠类药物需求在短期内快速增长60%。数字生活压力、社交媒体信息过载以及电子设备的长时间使用引发的慢性睡眠障碍,促使越来越多民众通过处方安眠药物寻求缓解。
研究显示,约34%的俄罗斯民众因经济压力难以承担所需药品费用,而经济困境本身又成为加重焦虑和失眠的新因素。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安眠药市场规模将突破560亿美元,这反映出生活节奏加快和电子设备蓝光影响等共性因素正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市场呈现出多元化解决方案并进的趋势,主要包括含天然成分的保健产品(如褪黑素、缬草提取物)、睡眠环境改善用品(助眠香氛、遮光眼罩)以及针对焦虑源头的数字排毒产品(防蓝光眼镜、手机定时锁盒)。市场分析建议跨境卖家可优先考虑非处方类助眠保健品和睡眠环境改善小件商品,重点关注产品合规性,并采取组合销售策略,围绕“缓解信息过载”、“数字排毒”等核心概念进行营销定位。
11. 莫斯科二手商店数量持续增长 行业转型加速
最新统计显示,莫斯科二手服装商店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截至今年10月初,全市二手店铺已达696家,较2021年秋季增长7.4%。尤其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期间,新增二手店铺120家,同比增幅达48%。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这一增长态势与2022年多家国际时尚品牌撤离俄罗斯市场密切相关,二手服装店由此从非主流销售渠道逐渐转型为主流市场的替代选择。当前莫斯科的二手商店形态日趋多元:除传统库存店铺外,还出现了配备试衣间、在线商品目录和会员体系的精品转售概念店,部分商家更通过提供奢侈品牌商品来吸引特定客群。
尽管发展迅速,该行业仍面临较高流动性挑战。许多创业者通过尝试不同经营模式——从经典店铺到快闪店或线下取货点——来探索可持续运营方式,这导致同期关闭店铺数量达101家,与新增数量基本持平。